北京市数字赋能“综合查一次” 减负增效暖企心
2025-08-06 23:40:21
来源: 央视网
人工智能朗读:

北京市数字赋能“综合查一次” 减负增效暖企心
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最后的激情回忆高清完整版   张周斌指出,对于被赋黄码的人员,也一定要意识到,发现被赋黄码后,自身的感染风险还是很高的,因此,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对于自身、家庭、单位以及全市的疫情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张周斌再次提醒,近期曾被赋黄码的市民朋友,一定是要严格遵守黄码管理规定。具体说就是:发现被赋黄码后,一是要及时向社区报备;二是要简化社交生活,两点一线,不聚集、不聚餐,外出务必做好防护,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;三是完成3天3检,并鼓励同住家人也多做核酸;四是疫情期间加强自我健康监测,提高核酸检测频率。如果发现自己或者家人出现发热、干咳、乏力等症状,大家也一定不要硬扛或自行用药,也不要再去社区核酸检测点采样,必须要有风险意识,去医院就诊并进行排查。“疫情防控是全链条、全方位的。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参与才能尽快战胜疫情。”张周斌强调。。

  中新网北京8月6日电 (记者 吕少威)“以前一个月里消防、应急等部门分头来查好几趟,现在各部门一起来查,效率大大提高,我们迎检也轻松多了!”这是北京市海淀区华熙商圈“嘻哈包袱铺”负责人对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举措的直观感受。

  为破解多头检查、重复执法难题,北京市自2025年7月起,在东城、海淀、丰台等10个区正式启动“综合查一次”试点,依托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对各部门检查计划进行“智慧统筹”,实现检查部门、时间、对象的整合匹配,通过实施跨部门、跨领域、跨层级的“综合查一次”,推动提升监管效能,增强企业发展信心。

  数字赋能:“统筹检查”让检查量显著下降

  北京市“综合查一次”改革试点改变了以往的联合检查组织方式,不再依赖单一部门牵头协调,而是充分应用数字化手段构建“智慧统筹”机制。依托综合监管系统,根据各部门行政检查计划,以“安全检查优先”为原则,自动生成多个不同部门对同一监管对象的联合检查建议,由各部门确认后执行。

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先行先试“统筹检查”模式,依托大数据底座智慧平台,统筹全区26个监管部门,引入75条先进逻辑算法,实现对60平方公里范围内全区域、全领域、全对象检查计划“一键整合”。实施以来,重点企业月均检查量同比下降71%,“综合查一次”成效立竿见影。作为试点的海淀区同样成果显著,行政检查总量较去年同期下降60%,企业对合规检查的感知更优化了。

  科学匹配:“检查拼团”让监管提质增效

  与以往的多部门联合检查不同,本次“综合查一次”试点将检查事项相关、内容相近的检查安排统筹整合为一次检查,通过专业互补提升检查效能。东城区某海底捞门店的体验就颇具代表性,“街道和消防部门一起来查安全生产,两个部门现场互通信息,企业有疑问也能当场问清楚,效率提高太多了。”

  精准匹配后的联合检查,能够针对某一类问题开展集中指导或提出整改要求,有效解决了多部门检查同一事项时合格标准不一致问题。“综合查一次”正逐步转变为推动企业“综合改一次”,让监管质效有效提升。

  按需组队:“量身定制”让监管更有温度

  “综合查一次”不仅是降量提质的改革举措,更是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的新途径。海淀区针对纳入“综合查一次”试点的华熙Live商圈企业,深入调研了解情况,通过座谈交流、调查问卷等形式摸清企业需求,成功整合了对屈臣氏、华熙PARTY汇、嘻哈包袱铺等5家商户的“综合查一次”,寓监管于服务。

  “各部门联合来查一次,不仅省时间,更像一次现场教学,各部门的指导建议帮我们更规范地经营。”“华熙PARTY汇”负责人的反馈,道出了企业最直接的获得感。

  目前,北京全市“综合查一次”试点已覆盖酒店、商圈、科技园区等多个业态。下一步,北京市将总结试点经验,逐步向全市各区、更多行业延伸,让“综合查一次”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“标配”,以更精准、更高效的监管服务,持续激发市场活力,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(完) 【编辑:李润泽】

[编辑:葛雯萱]